牛的消化器官
消化道:由口 腔到肛门之间 的一条饲料通 道。口、食管、 胃、十二指肠、 空肠、 回肠 、结肠、盲肠、 肛门。
消化系统:消 化道+ 消化附属器官
消化附属器官:唾液腺、肝 脏、胰腺、胆囊及肾脏。
反刍动物主要消化器官的功能
1、复胃,四个胃室。
前胃:前三个胃无腺体分布,贮存食物、 微生物发酵、分解粗纤维。
(1)瘤胃:黏膜无腺体,棕褐色,无数乳头。 占总体积的79%。贮存、机械、发酵。
(2)网胃:球形,内壁呈蜂窝状。反刍。5%,8升。
(3).瓣胃:内壁有多层纵膜,对食物进行机械 压榨、吸取多余水分。7%—8%。
反刍动物的复胃
(4)皱胃:真胃。 粘膜内分布腺体, 胃腺分泌胃液、 盐酸和胃蛋白酶。 7%。
2、小肠:消化 吸收的主要器官
3、大肠:未被 消化的食物进入大肠,脱水后形成粪便。
瘤胃内环境
微生物区系的组成要求严格而特定的环境条件。水分:85—90%;温度:38—41℃; H值:5.3—7.5。pH<3.5 酸中毒; pH<4.5 低乳脂综合症;pH>7 碱中毒。高度厌氧。瘤胃背部气体:二氧化碳50—70%。氧气随饲料进入后,很快被好气菌消耗。连续发酵产生大量气体,通过嗳气排出。每小时20次左右。
瘤胃微生物
瘤胃微生物的总重量大于5Kg。四大类:
1、细菌:63种,每克瘤胃内容物含100亿个。
大多能发酵饲料中的一种或几种糖,获得能量;1/4活菌能分解纤维素;其次是分解淀粉的细菌;分解脂肪的菌群;分解蛋白质和氨基酸的菌群。多种不同细菌重叠或相继作用,产物:低级脂肪酸、二氧化碳、甲烷等。
瘤胃微生物
2、纤毛虫:每克瘤胃内容物含500—1000万 个,44种。
发酵糖类 、产生低级脂肪酸、二氧化碳、氢等。水解脂类、脂肪酸。降解蛋白质。吞食细菌。能显著提高饲料的消化率与利用率。
3、噬菌体:5亿/克,6种。使瘤胃细菌解体,便于小肠的吸收。瘤胃微生物之间相互制约、相互依存,维持微生物区系生态的协调。反刍动物与微生物之间是密切的共生关系。
要想把牛养好,必须先把瘤胃微生物养好。反刍动物的消化
1、机械性消化:咀嚼、反刍、肠胃蠕动
反刍:将饲料进步嚼碎、促进唾液的分泌,维持瘤胃PH值。唾液:⑴有助与咀嚼和吞咽;⑵极强的反冲作用;⑶幼羊唾液中含有脂肪酶;⑷含有粘蛋白、 尿素、矿物质,为M连续发酵提供营养;⑸有 抗泡沫作用。适当的饲草长度和饲料粒度,有利于反刍和唾液的分泌。
2、微生物消化:瘤胃—高度自动化的连续性的“发酵罐”。 50%的粗饲料在瘤胃被M消化。瘤胃微生物分泌纤维分解酶,分解植物细胞壁。瘤胃壁吸收75%的低级脂肪酸,满足50%左右的能量需要。进入瘤胃的蛋白质60~70%被M降解,产物或 用于合成菌体蛋白,或被直接吸收,或形成尿素排出体外,或进入唾液—瘤胃尿素循环。
3、生物化学消化:
随食糜进入真胃的大量瘤胃微生物被胃酸杀死,释放出蛋白质、糖类等营养物质;来自前胃未被降解的养分在各种消化液的作用下进一步消化。
牛的日粮可以粗料为主,同时日粮中必须有一定数量的粗纤维以维持瘤胃微生物的正常活动。
牛的营养需要:
1.营养需要
⑴维持需要:维持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营养物质。
⑵生产需要:繁殖、生长发育、泌乳、 育肥、增重。
2.满足营养需要靠供给多种营养物质来 完成:水、干物质、能量、蛋白质、纤维素、矿物质及维生素。
牛对水的需要
水对牛生理、生产、总采食量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。
对水的需要受日粮中干物质、矿物质含量、牛生理状况 (产奶量、妊娠阶段)、环境(温、湿度以及通风程度、饮 水温度)等的影响。奶牛每日需水量为30~100升以上,每产1千克奶需1~2升水,每千克干物质采食量需要 3.5 ~ 4千克水(温度在21℃)。奶牛每日的饮水量也是有高峰期的(在每日下午的3时和夜间的9时,占全日用 水量的40 %以上)。水槽及供水设施的设计应以它的高峰期用水量为设计基 础,保证在短时间内一群牛的用水,炎热的夏天更是如此。 在生产中水的重要性往往被人们所忽视,除水量外,尚有供水温度、清洁度、质量等。
干物质采食量
牛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基本上全包括在干物质之中。干物质采食量受下述因素的制约:①体重:体重(公斤)=胸围平方(米)X体斜长(米)X 9 0
干物质采食量=0.060 X体重0.75次方
②产奶量;
③泌乳阶段(干奶初期2.8%~3.5%、干奶后期1.5%~2%);
④环境条件(18~20℃时为100%,一10℃时增加到150%。气温 上升干物质采食量减少,入不敷出因而产奶量相对的减少,35℃ 时日产奶量下降33%,而40℃时下降50%以上。);
⑤饲料类型与品质(日粮水分过高、干物质采食量相对变低;
⑥粗饲料适口性与消化率;
⑦饲喂方式;
⑧体况等。
牛的能量需要
能量需要 能量是第一需要,是一切生命活动和生产过成 的基础。能量来源主要有糖、淀粉、纤维素、脂肪等碳水化合物与类脂类。牛的能量主要由粗饲料提供,不足部分 由精料补充。玉米、麸皮、高粱、大麦等是常用的能量饲 料,(粗纤维≦18%,粗蛋白≦20%,消化能≧10.5兆焦/ ㎏干物质)。总能GE=粪能FE(30%)+尿能UE(5%)+气体ECH4 (5%)+体增热HI (20%)+维持净能NEp(20%)+生产净能NEp (20%)消化能DE=总能GE-粪能FE 综合净能=维持净能NEp +生产净能NEp 15
能量需要的影响因素
1. 温度:母牛的最适宜温度在13—18℃,低温时热损失增加。在18℃ 的础上,平均每下降1℃产热增加2.512千焦,据此应增加1.2%的维持能量。从21℃增加到32℃,为散掉多余的热平均每上升1℃要多 消耗3%的维持能量。
2. 增重:第1、2胎母牛由于在继续生长发育中,所以它的维持需要应增加,1胎时增加20 %,2胎时增加10%。若生第1胎时是在30月龄,增加维持需要也只能是10%,3胎时已发育完全成熟不必再增加。
3. 妊娠期胎儿发育阶段体重:胎儿生长发育每需要增加4.1868兆焦的妊娠能量时大约需要20.389兆焦产奶净能,相当干6.5千克标准奶能。因此,在妊娠最后3个月应分别增加7.117、12.560和20.934兆焦产奶净能。
4.饲养方式:在运动场逍遥运动就比拴饲时需要提高15%的维持能。放牧时要按运动量也就是公里量来增加维持能。能量的提供量超过需要量时,超过的部分就会变成脂肪贮存于体内,泌乳盛期的减重主要是脂肪转换,它所提供的能量高于碳水化合物2.25倍。脂肪除提供能量 之外,它还是油溶性维生素的载体,但反刍动物日粮中脂肪量过多会影响到采食量导致瘤胃功能失调。
蛋白质需要
蛋白质是细胞的主要成分,机体组织修补、增长、调节 (激素)、免役、能源。牛的维持和生产需要来自日粮 中的过瘤胃蛋白UDP和瘤胃微生物MCP。主要蛋白饲料:饼粕类(花生饼、菜籽饼控制在5%以 下)、动物性饲料、酵母粉、非蛋白氮。
维持需要的粗蛋白质(克/日·头)=3.35 X体重0.75次方
每千克标准乳需要85克粗蛋白质或可消化蛋白质 55克。 成年母牛每增重1千克体重需要320克粗蛋白质。妊娠的最后2个月在维持的基础上每日每头需分别增加420克和 668克粗蛋白质。表达饲料蛋白质营养价值,常用粗蛋白含量,目前发达 国家采用新的蛋白体系—降解蛋白体系。
纤维素需要
纤维对瘤胃的功能正常运转起着保证作用, 如刺激瘤胃蠕动与正常的反刍,维持瘤胃 pH6 ~ 7的环境,有利于瘤胃细菌的正常繁 殖和活动。在咀嚼的足够时间上起到调节 作用,产生更多的有利于组成乳脂的挥发性脂肪酸,保持乳脂率的正常水平。奶牛日粮中的粗纤维含量应有1 5% ~ 1 7%,其中75%~80%来自粗饲料。犊牛 (后期)粗纤维含量应不少于1 3%,育成牛 期不少于1 5%,泌乳牛不少于1 7%~20 %,干奶牛不少于22%。
矿物质需要
必需的矿物质16种。
常量元素,占体重0.01%以上:钙、磷、钾、镁、钠、氯;
微量元素,占体重0.01%以下:铜、铁、锌、锰、碘、硒、钴、钼、镉、氟等。
⑴钙的需要及作用
需要量最大,2%于软组织和体液中。功能:肌肉的兴奋性、心脏的调节、膜系统的完整性、神经传导、血液的正常凝固、奶的生产、作为辅酶系统一个辅助因子。牛的年龄增大、日粮中氟的含量大、高钙低维生素D, 都可造成钙吸收率降低。当血钙下降时,产生甲状腺素,刺激维生素D的产生, 增加了钙的吸收,减少尿中钙的损失,因而增加血钙; 当血钙偏高时,降钙素控制甲状旁腺素的产生,减少肠 中钙的吸收和骨中钙的重吸收。
⑴钙的需要及作用
产前必须喂低钙日粮(含钙0.2%,钙: 磷=1:1),产后立即增到0.6—0.8% (钙:磷=2: 1),可防止产后瘫痪。产 前5—6天注射维生素D也有效。
缺乏症与过量的后果 1.幼龄动物患佝偻病;2.成年动物患骨软症或骨质疏松症;3. 奶牛患产乳热(分娩瘫痪);4.低钙导致 兴奋性升高,抽搐。
⑵磷的需要及作用
是骨骼的主要组成部分,参与许多代谢过程。磷的吸收受来源、年龄、PH值、乳糖、脂 肪、钙、铁、镁等影响。维生素D对磷的 吸收也有重要作用。磷不足生产率、饲料利用率降低,食欲减 退,乏情,受胎率降低,产奶量减少;牛 体质衰弱、骨骼易折,关节僵硬。谷物和糟粕含磷高,秸杆含磷少。过多的磷会导致尿结石、血钙降低。
⑶钾的需要及作用
钾对细胞渗透压平衡有重要作用;维持 酸碱平衡、保持水分。 严重缺钾食欲消失、生产停滞、肌肉衰弱、 过敏、瘫痪和强直饲草中含钾多,精料含钾少。
钾在体内不积存,必须每日由饲料中摄入。
过量的钾很快被机体排除,一般不会发生
中毒现象。
⑷钠和氯的需要及作用
钠维持渗透压、酸碱、体液平衡,肌肉收缩、神 经传导等;氯形成胃酸,激活肠淀粉酶。骨是钠库。
植物中钠的含量较少。食盐在日粮中占体重的 0.05%,或占日粮干物质的0.5%为宜。
缺盐时食欲低下、机体衰弱、体重下降、产奶量 减少、被毛粗乱。生长缓慢;饲料利用率和生产力下降;异食癖严重,常有喝尿现象;
牛对食盐的耐受量大。
⑸镁的需要及作用
镁是骨骼的重要成分,也为正常肌肉活动和许多酶系统所必需。60%的镁在骨骼中,在细胞中镁的浓 度占第二位,仅次于钾。 日粮中钾、钙、磷等含量高时镁的需要量增加。一般饲料可提供足量的镁,但远在中毒水平之下。最 大耐受量为日粮的0.4%。一般情况下,植物中含镁 较多,尤其是饼粕、糠麸和青草类均富含镁。反刍动物常发生低镁症,其镁需要量约为单胃动物的4倍。
缺乏症:反刍动物低镁症早期表现为外周血管扩张, 脉搏增多,呼吸困难。随后,出现神经过敏;震抖, 过分兴奋;面部肌肉痉挛与步态蹣散。食欲不振,。
注意:镁缺乏症具有地区性,因土壤缺镁导致牧草 缺镁,故又称“草痉挛”。此病常发生于晚冬和早春放牧季节,此时牧地植物中含镁量少。气候寒冷 和多雨可促使该病发生。
过量症状:表现为昏睡;运动失调;腹泻;采食量 下降;生产力降低。处于低镁地区的牛和羊,可采用将两份硫酸镁混于一份食盐中,让其自由舔食,以满足镁需要。
⑹硫的需要及作用
是含硫氨基酸的成分。
瘤胃细菌能把无机硫转化为有机硫。
一般饲料不缺硫,但日粮中大量使用非蛋白氮时, 必须补充硫。
大量的硫化物被吸收可引起中毒,每千克日粮不超 过1.5克。
缺硫:食欲减退,增重减轻,产奶量下降,呆板, 瘦弱。角、蹄、爪、毛、羽、生长缓慢;反刍动物体重减轻,生产性能下降; 过量时表现为:厌食、失重、抑郁等症状;来源与补充:硫酸钠(芒硝)、硫酸镁
3、牛的矿物质需要(微量)
⑴碘 :功能非常重要,合成甲状腺素。碘的补给量每千克饲料不超过0.6毫克为 宜。如在饲料加入1%含0.015%碘的碘化物。
饲养实践中,常用碘化食盐,(含0.01~ 0.02%碘化钾)进行补碘。碘化钾稳定性 差。碘酸钙稳定性好,而且其生物学价值 与碘化钾相似,故碘酸钙的应用效果较好。牛的矿物质需要(微量)
缺碘 。
1.降低基础代谢:造成生长迟缓和骨短小, 形成“侏儒症”。2.初生犊牛和羔羊:甲状腺肿大;无毛。
3.初生仔猪:无毛,皮厚与颈粗。
4.成年动物:粘液性水肿;皮肤、被毛发育 不良。
5.妊娠动物:胎儿发育受阻,弱胎、死胎。
6.雄性动物:精液品质下降,繁殖力下降
⑵硒
功能 :和维生素E协同抗氧化损伤,清除脂质过氧化 产物,保护细胞膜的完整性。有助于V.E吸收。与 胰腺功能有关。
缺硒表现:1.白肌病:羔羊和犊牛常见营养性肌肉萎缩,横纹肌上出现白色条纹,故称“白肌病”,肌球蛋白合成 受阻,心肌损伤,心脏肿大,可突然死亡。2.肝坏死:猪、兔常见。
3.繁殖力减退:精子数量和活力下降,畸形率上升。
4.硒过量毒性极大:长期采食含硒5mg/kg 日粮可产生 中毒。主要表现为:消瘦、脱毛、脱蹄、瞎眼最终 死亡。
⑶钴
反刍动物必须的。是维生素B12的组成成分。
缺钴:反刍动物贫血、降低采食 量、严重消瘦。
钴补给量:0.2—0.3毫克/1千克 日粮。
碳酸钴和硫酸钴是补钴的常用药 品。
⑷锌
100多种酶的成分。缺锌:生长发育缓慢或停止,表现为呆小症或 侏儒症;影响动物的正常味觉,使食欲降低, 异嗜;皮肤角化过度或不全,出现皮炎、皮肤增厚和脱毛现象;导致公母畜繁殖率降低;免 疫功能降低。饲料中高钙、植酸、纤维素、铜、铁等影响对 锌的吸收。维生素A、E、蛋白质可提高锌的利用。葡萄糖酸锌是最佳补充态。用锌碘制剂可治疗 癞皮病、异嗜癖。
⑸铜
体内的铜主要集中在肝脏,其次是脑、肾、 心、眼及毛发中。是多种酶的成分。这些酶直接参与红细胞生成,骨骼形成,被毛 色素沉着及脑细胞的代谢等。
主要缺乏症为:贫血:运动失调:摇背病 (产生脑和神经缺陷所致);骨代谢失调: 骨折和骨畸形。成骨作用缓慢。被毛品下 降:脱毛、硬毛、脱色。与含铜酪氨酸酶 活性下降有关;繁殖下降。
⑹锰
Mn参与形成骨骼;参与合成性激素,因而 Mn与繁殖功能有关;参与碳水化合物代谢。
动物缺Mn ,采食量下降,生长缓慢,骨骼异常是缺锰的典型症状。犊牛:软组织增生引起关节肿大。影响繁殖功能:反刍动物和母猪发情不明显,妊娠初期易流产,仔畜出生重低。母鸡产蛋率和孵化率降低
⑹锰
青绿饲料,糠麸类饲料含Mn丰富;禾本科子实及块根块茎类饲料中含Mn; 动物性饲料含极微; 生产中常用硫酸锰和氧化锰作为添加剂 使用。
动物对锰过量耐受力较强,牛和羊 1000mg/kg
过量时,动物生长受阻,贫血和胃肠损害。
3、牛的矿物质需要(微量)
⑺铁:
血红蛋白的成分之一。50毫克/1千克日粮。
缺铁时可导致低红胞性贫血,临床表现为生长慢,昏睡,可视粘膜苍白,呼吸频率 加快,抗病力弱,死亡率增加(6-7 日龄幼 畜常见)。
⑻氟:骨骼和牙齿需要。稍微过量易发生 中毒。
⑼铬、锗、钼、硅
4、维生素需要
维生素的需要量不大,但维生素对机体的 调节、能量的转化、组织的新陈代谢却有 重要作用。瘤胃微生物能合成维生素B族和k, 但维生素A、D、E、烟酸等必须从饲料中获得。
青绿多汁饲料富含维生素A、D、E等。日粮 中有一定量(1/4左右)的青绿饲料,一般不会发生维生素的缺乏。
反刍动物在患某种疾病时,可能发生B族维生素的缺乏,应给予补充。
4、维生素需要
缺乏维生素A:生长停止、夜盲、流眼泪、流鼻液、咳嗽、腹泻、肺炎、步态不协调、 瞎眼、上皮角质化、食欲下降、消瘦、被 毛粗乱、鳞片皮症、流产、死胎等。缺乏维生素D:影响钙、磷吸收,引起佝偻病。成年动物——骨质变脆变软,骨质 疏松, 四肢关节变形等牙齿发育不良, 缺乏釉质。
维生素需要
维生素E缺乏症的主要症状:
幼龄动物:肌肉营养不良(白肌病),雏鸡 发生渗出性素质,皮下水肿。 急性表现为心肌变性(突然死亡);亚急性表现为骨骼肌变性(运动障碍)。
成年动物:公畜:精细胞形成障碍,不育。 母畜:受胎率下降,死胎、弱仔。
反刍动物饲料搭配技术
饲料是养殖业的物质基础,占据生产成本的 60%—70%。
搭配合理的饲料,一是能吃饱;二是各种营养 不多不少,刚好满足需要。
合理搭配饲料可以节约开支,降低饲养成本。
在集约化生产条件下,饲料营养是动物健康的 决定因素。营养不平衡,祸患无穷。
饲料配方是日粮配合的依据,因为草食动物日 粮必须含有大量的草,饲料厂家不可能十分合理地提供精饲料,饲养场自己掌握饲料配合技 术非常重要。
反刍动物饲料搭配原则
精饲料采食量最好不高于日粮总干物质(DM)采食量的50 %。否则,瘤胃中乙酸发酵被抑制, 蛋白质和矿物质代谢紊乱,既增加饲料成本, 又可能造成消化道疾患和乳脂率下降。
优质青贮玉米(或禾本科干草)+豆科干草是比较理想的基本日粮结构,再根据需要酌情补充精料。每 头奶牛优质青贮料的日喂量为20~30kg。
反刍动物饲料搭配原则
精饲料主要用于平衡日粮的能量和蛋白质水平, 其组成及喂量应随粗饲料的种类及采食量变化而变 化 ,一 般 每 千 克 鲜 奶 的 精 料 消 耗 量 为 250~350g。
增加饲料种类可提高日粮养分的平衡性,在混合精料中同时使用菜籽粕和棉籽粕,既可加大杂饼粕类饲料的总喂量,又比单独大量使用一种饼粕 饲料时安全。
日粮的含水量40%~50% 。青绿饲料含水量大,不宜全喂之,青嫩玉米、高粱、木薯能引起氢氰酸 中毒,过食苜蓿引起瘤胃鼓胀。
反刍动物饲料搭配技术
日粮配方设计及验证
根据自己的资源,利用现成的饲料配方,但要进 行验算,是否符合饲养标准。
常态饲料原料中都含有不同量的水分,计算配方时,必须统一按各种原料的干物质含量进行核算。干物质含量就是原料烘干水分以后所占的百分比。 譬如玉米青贮干物质24% ,也就是说100公斤青 贮玉米中,只有24公斤烘干物质。
查营养价值表,把配方中各种原料的营养成分逐 以累计,然后与饲养标准逐项对照,满足饲养标准95%—105%即可。超过范围者,予以调整,增 减相关的饲料原料。
精料配方
玉米 50—60%
麸皮 15—20%
豆饼 10—15%
饼或饲料酵母 5—10%
石粉 (蛋壳粉) 1—4%
磷酸二氢钙 1%
酸氢钠(小苏打)
1.5—2%
预混料(微量元素、维生素等) 1—5%
盐 1—1.5%
其他(益康XP0.25%、瘤胃素150PPM等) 44%
精料配方中添加剂
添加剂用来平衡饲料营养,几种常用的饲料不能满足动物的全面营养需要。营养性添加剂:钙、磷、食盐、微量元素、维生素、氨基酸。4%预混料。非营养性添加剂 (益生素、瘤胃素、消化酶、尿酶抑制剂、抗 氧化剂等,低水平营养有利于发挥其作用。)微量元素、维生素、氨基酸+非营养性添加剂为1%预混料。
精料配方中常用添加剂。
瘤胃素:对瘤胃内M有选择性影响,增加丙酸比 例,促进增重,节约饲料。牛每只每天100~130 毫克。脲酶抑制剂:抑制瘤胃M对蛋白质的分解。微生态制剂:主要是双歧杆菌、粪链球菌、芽孢杆菌、酵母菌及激活因子。竞争占位,分泌有益 物质,改善消化,提高免疫力。碳酸氢钠:中和胃酸。精饲料占日粮的50%以上时,添加1~2%。
杆菌肽锌:用于6月龄以前的犊牛、羔羊。抑菌保健,增加生长激素分泌,使肠壁变薄,利于吸收。精料配方中常用添加剂。维生素添加剂:有青绿饲料时不需添加;繁殖牛添加维生素A、D、E 。氨基酸(蛋、赖):可增加产奶量4-8%,乳蛋白增加14%;采食量和体重增加;加速胆碱形成,加快肝中卵磷脂的合成,促 进肝中脂肪向血液运输,预防高产奶牛酮病、脂肪肝的发生。
其他营养添加剂:脂肪酸钙、益康XP 等。
配方中使用添加剂注意事项:添加剂必须在精料中混合均匀; 注意添加剂的有效期(一般3-6个月);同时使用几种添加剂时,不能有重叠的成分,毒性范围小;矿物质之间具有拮抗作用;微量元素添加剂需要量与中毒量相差几十至几百倍, 短期超标使用无碍,大量超标有害。各畜种必须使用专用的添加剂;
现代饲养技术
过瘤胃技 术:精饲 料在瘤胃中也会被 M分解, 损失较大 (60%), 甚至引起酸中毒。过瘤胃蛋白保护技术:物理、化学保护法。
加工调制
谷物粉碎过细在瘤胃内大量分解产生乳酸,抑制纤维分解菌的消化活动;乳酸使瘤胃黏膜受损,吸收能力降低, 发生脱水、下痢等。将各类精饲料细粉有害而无益。
谷物加工:干燥压扁、暴炒、颗粒化等,防止产生粉末。
粗粉、压扁或整粒饲喂籽实饲料,是经济而实用的过瘤 胃饲喂措施。对10月龄以上的青年牛及各类牛,可饲喂 整粒玉米、压扁小麦;10月龄以下的牛,只需将谷物饲料粗粉或简单破碎后饲喂。这样做的好处有:①提高精、 粗饲料的消化利用率;②降低饲料加工成本; 3预防瘤 胃酸中毒。
玉米含有不饱和脂肪酸,粉碎后易酸败变质。
谷物类保存水分控制在13%以下,低温、通风,可加 1~1.5%的丙酸或醋酸。
加工调制
粉碎粗饲料可加快饲料排空速度,增加采食量。但是粉碎粗饲料或将粗饲料切得过短,咀嚼及反刍时间、唾 液分泌量、饲料在瘤胃中停留时间、粗饲料消化率、瘤胃中乙酸与丙酸比及PH值、乳脂率均降低,不利于奶牛 健康和产奶。由于长粗饲料可维持瘤胃内容物结构层, 刺激瘤胃蠕动、反刍和唾液分泌,因此,日粮中至少应有1 /3的长粗饲料(2—5厘米长)。
瘤胃应是微生物消化利用 “低质饲料”(如粗饲料和NPN) 的主要场所,因此,应尽量减少精饲料在瘤胃中的降解, 因为精饲料在瘤胃中降解过多,不仅会降低精饲料的利 用率,而且可能消弱微生物对粗饲料的利用。
仅微生物蛋白即可满足泌乳中后期的成年牛羊、空怀牛羊及 生长较慢青年牛羊的AAA需要。日粮中粗蛋白含量低于12%高 于9%时,可添加尿素,同时注意补硫。1Kg尿素=2.8Kg蛋白质 =7Kg豆饼=28Kg玉米。可添加的高效NPN:羟甲基尿素、异丁基二脲、双缩脲、脂肪 酸尿素、磷酸脲、乳酸铵。这些产品的安全性和利用率均明 显高于尿素。增强微生物的合成作用,如补充适量的淀粉类饲料,特别是糊化淀粉 (热喷处理:70 %谷物+25 %尿素+5 %添加剂), 以满足微生物合成菌体蛋白质对能量和碳架的需要。适量添 加蛋白质、钴和硫 (氮硫比例应不少于15:1)等均可促进微生物的生长繁殖。
2.0 %甲醛处理尿素。
使用非蛋白氮时应由少量缓缓增至常量。一般以 NPN占日粮总氮的30%为宜,最多不超过50%, 尿素用量一般不应超过总氮需要量的33%。尿素 安全用量不要超过日粮干物质的1%。500kg左右 的成年牛的喂量,每天150克左右(100kg体重约 20g~30g)。饲喂NPN切忌时喂时停。因尿素吸湿性强,易 分解为氨,因此不能单喂或溶于水中喂。喂后 2h不能饮水,以免尿素直接流入皱胃,引起中毒。精料中添加尿素饲喂时,不能同时喂生豆饼,因豆饼中含有脲酶,在有水的情况下,使尿素分解, 造成损失。 NPN不宜与氨化秸秆、加尿素青贮、新鲜牧草及各 种饼渣类饲料配合使用。 NPN与鱼粉、保护豆饼、血粉、肉粉、玉米面筋等 蛋白质降解率较低的优质蛋白质饲料配合使用比较合理,使瘤胃可降解蛋白(RDP) 与过瘤胃蛋白达到最佳比例,并降低饲料成本。
玉米秸秆的利用:
青贮
黄贮
微贮
氨化
盐化
糖化
主推青贮、黄贮、氨化
青贮饲料
养牛必做,利用玉米秸杆,降低饲养成本。
柔软、清新、适口性好,粗纤维少,富含维生素、钙。含有酶、 有机酸,有助于机体对饲料的消化吸收。技术要点:水分50—60%,含糖量,铡短、压实、密封、防漏。合理建造青贮池,500—600㎏/立方米,截面大小适当。含水量高营养密度低,喂量不能超过体重的10%。 PH3—4,但生理碱性,大量单一饲喂,酸中毒。占粗饲料的 1/2—2/3。 霉菌毒素易污染青贮饲料,乳腺炎高发率,脱毛、流产。青贮饲料含水量大时,丁酸含量高,影响适口性和采食量,真胃异位和酮病发病率高。物料的 干物质低于35%时,就会导致梭菌发酵,丁酸、氨气和PH值升高。半干青贮:含水量40—50%,主要依赖于较高的渗透压,使有害微生物处于生理干燥状态。对物料压实的条件要求较高。适用于豆科牧草青贮。原料:玉米秸杆、牧草、杂草等。
青贮原理
预备发酵阶段:植物细胞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热量;好氧菌占优势,破坏一些营养,但很快 耗尽氧气,过度到乳酸菌发酵。应在2—3天内完成装窖;酸化保存阶段:15天以后,PH值不断下降,无芽孢微生物死亡;保存阶段:PH值4—4.2,青贮料在厌氧和酸性 环境中长期保存。
日粮类型变更
瘤胃微生物区系与其日粮类型是一一对应的,因此不要突然改变日粮类型,要改变时应有上个过渡期.过渡期般有 10 - 15 天.否则影响牛的正常消化。
TMR日粮
将粗饲料、精饲料、青贮料以及各种添加剂混在一起,满足牛对各种营养的需求。增加采食量,提高利用率。减少牛挑食现象。简化饲料配制程序,饲料变分开单独饲喂为单一饲料饲喂。
肉牛饲养管理
犊牛饲养管理
母牛饲养管理
育成牛饲养管理
育肥牛饲养管理
种公牛饲养管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