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 范围
本标准规定了牛胚胎移植的主要技术。包括供体牛选择、超排处理、人工授精、胚胎收集、受体牛准备、移植、妊娠诊断等。
本标准适用于通辽地区养牛场(户)。
2 规范性引用文件
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。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。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其最新版本(包括所有的修改单)适用于本文件。
NY/T 815 肉牛饲养标准
DB1505/T 065 科尔沁肉牛兽医防疫准则
DB1505/T 067 牛冷冻精液人工授精技术规范
DB1505/T 074 牛妊娠诊断规程
3 术语和定义
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。
3.1 供体
提供胚胎的母牛。
3.2 受体
接受胚胎并代之完成妊娠、分娩、哺乳犊牛的母牛。
3.3 同期发情
同期发情又称同步发情,就是利用某些激素制剂人为地控制并调整一群母畜发情周期的进程,使之在预定时间内集中发情。
3.4 超数排卵
在母牛发情周期的适当时期,注射促性腺激素,使卵巢上比自然生理状态下有更多的卵泡发育并排卵的方法简称“超排”。
3.5 冲胚
利用冲卵液将胚胎冲出,并收集在器皿中。
3.6 检胚
指对冲出的胚胎的完整性、活力进行形态学检测并鉴定等级。
4 供体牛的选择标准
4.1 谱系清楚,生产性能优良,种用价值高。
4.2 繁殖性能良好,有连续2个或2个以上正常发情周期。
4.3 营养状况好,膘情中上等。
4.4 无生殖系统疾病和传染性疾病。
4.5 与配种公牛必须是经过后裔测定的优秀个体,育种值排名靠前。
5 受体牛的准备
5.1 受体牛选择
可选择生长发育正常、健康无病、乳房发育良好、繁殖力较强、体格适中的母牛,最好是经产母牛。
5.2 组群
5.2.1 外购受体牛应来自非疫区,并经兽医部门检疫合格的健康空怀母牛。
5.2.2 外购母牛隔离、免疫、驱虫执行DB1505/T 065。
5.2.3 受体牛佩戴耳标。
5.3 受体牛的饲养管理
5.3.1 受体牛的饲养标准参照NY/T 815。
5.3.2 详细观察受体牛的日常行为、发情状况、健康状态。
5.4 受体牛的同期发情
5.4.1 受体牛的发情时间与供体牛超排后的发情时间应确保一致,前后不超过1d。
5.4.2 同期发情方法
前列腺素(PGF2α)法:一次注射法是在发情周期的第9d注射PGF2α,通常在2d~3d内发情。在不清楚发情周期的情况下采用两次注射法,即第一次注射后间隔10d~12d再进行第二次注射。约90%于注射后24h~48h发情。
孕激素法:每日肌注或口服孕酮类似物如氯前列烯醇(PGC)2ml或0.2mg。处理12d~18d,停药2d~3d后出现发情。
5.4.3 受体牛发情鉴定方法与供体牛相同。
6 供体牛的超排处理
6.1 通常采用促卵泡素(FSH)+前列腺素(PG)法。
6.2 程序
供体牛发情后的第9d~13d 肌注FSH,以日递减法连续注射4d,每天早晚等量注射2次(每隔12h),使用总剂量按照牛的体重、胎次作适当调整。详见表1。
表1 发情9d~13d超排处理及药物剂量表
激 素 |
产 地 |
起始注射量(mg) |
连续注射4d每日递减(mg) |
|
经产牛 |
育成牛 |
|||
FSH |
国产 |
8~10 |
6~8 |
0.2~0.4 |
进口 |
300~400 |
200~300 |
20 |
表1(续)
PG 氯前列烯醇 |
肌注 |
注射FSH 5~6针后 |
0.4~0.6 |
子宫灌注 |
注射FSH 5~6针后 |
0.2~0.3 |
超排药品的剂量和比例应根据不同厂家和批号作调整。
7 供体牛的人工授精
7.1 发情鉴定
供体牛超排处理后,一般12h~48h出现发情征兆。发情鉴定执行DB1505/T 067。
7.2 配种
执行DB1505/T 067。
8 胚胎收集
8.1 方法
采用非手术法。
8.2 准备
8.2.1 回收胚胎在配种后6d~8d进行。冲胚前一天开始停饲并限制饮水,以减轻冲胚操作时腹压和瘤胃压力的影响。
8.2.2 准备好冲胚器械和冲卵液。冲卵液使用杜氏磷酸盐缓冲液(D-PBSS),其成分和配方见附录A。
8.3 供体牛的保定与消毒。
保定供体牛,用2%盐酸利多卡因或普鲁卡因进行荐尾椎硬膜外麻醉,用18号针头,每头牛约5ml。应将外阴部及阴唇清洗消毒,再用消毒过的纸巾擦干。
8.4 胚胎回收
8.4.1 固定冲卵器
供体牛尾部麻醉后,操作者一只手伸入直肠握住子宫颈,另一只手持内管穿插有金属探针的双通式或三通式导管冲卵器,使其依次通过阴门、阴道、子宫颈和子宫体,最后头部抵达一侧子宫角的基部。然后通过充气孔充气15ml~20ml,使其头部的气囊膨胀以固定在子宫角内腔的基部,以免冲卵液流入子宫体并沿子宫颈流出。
8.4.2 注入冲卵液
将D-PBSS 冲卵液吊瓶挂在距母牛外阴上方0.8m~1m高处,接三通管和冲卵管,用进流开关和出流开关控制流量,每次灌注30ml~50ml D-PBSS冲卵液,单侧总量为300ml~500ml。也可用50ml一次性注射器分次注射和抽吸(剂量为30ml~50ml),具有相同的冲排效果。另侧子官冲胚时应先重新插入钢芯和放气,将其移入另侧子官角后用同样方法冲胚。冲胚结束后放气,将采卵管移入子宫体后,在子宫体推注抗生素(如土霉素100万IU 或宫乳康10ml~20ml),肌注氯前列烯醇(PGC)0.4mg,间隔12h 后再用0.4mg。
9 胚胎检查
9.1 检胚
采用漏斗法接收回收液,静置10min,等胚胎下沉后移去上层液,可将最后留在斗中的回收液倒入玻璃皿中直接捡胚,捡到胚胎应及时移入含有10%~20%犊牛血清的D-PBSS培养液中;进行净化处理,对回收的胚胎进行形态学鉴定确定等级。
从回收液中捡胚可用实体显微镜放大16倍~20倍。将找到的胚胎用吸管捡出放入装有D-PBSS保存液的器皿中,按顺序依次轻轻吸胚、清洗,可先吸些D-PBSS吹向胚的周围,使胚在液滴中翻腾,清除卵周围的黏连物,一般需清洗3次。
9.2 胚胎质量鉴定
9.2.1 将净化后的胚胎置于D-PBSS液中,放大40倍~200倍作形态学检查。胚龄通常以母畜发情日为0天来计算,距发情日的天数即为胚龄。
9.2.2 胚胎发育特征
适于移植的胚胎胚龄为6d~8d,相对应的胚胎发育阶段为桑椹胚至囊胚,其发育表现为:
9.2.2.1 桑椹胚
受精后第5d~6d 回收的胚胎,能观察到球状细胞团,分不清分裂球,占据透明带内腔的大部分。
9.2.2.2 致密桑椹胚
受精后第6d~7d 回收的胚胎,细胞团变小,占透明带内腔的60%~70%。
9.2.2.3 早期囊胚
受精后第7d~8d 回收的胚胎,细胞的一部分出现发亮的胚泡腔,细胞团占透明带内腔的70%~80%,难以分清内细胞团和滋养层。
9.2.2.4 囊胚
受精后第7d~8d 回收的胚胎,内细胞团和滋养层界限清晰,胚泡腔明显,细胞充满透明带内腔。
9.2.2.5 扩张囊胚
受精后第8d~9d 回收的胚胎,胚泡腔明显扩大,体积增至原来的1.2倍~1.5倍,与透明带之间无空隙,透明带变薄,相当于正常厚度的1/3。
9.2.2.6 孵育胚
透明带破裂,细胞团孵出透明带。
9.2.3 胚胎的分级
9.2.3.1 1级 优良胚胎:形态典型,卵细胞和分裂球的轮廓清晰,细胞质致密,色调和分布极均一。
9.2.3.2 2级 普通胚胎:与典型的胚胎相比,稍有变形,但卵细胞和分裂球的轮廓清晰,细胞质较致密,分布均匀,变性细胞和水泡不超过10%~30%。
9.2.3.3 3级 不良胚胎:形态有明显变异,卵细胞和分裂球轮廓稍不清晰,或部分不清晰,细胞质不致密,分布不均匀,色调发暗,突出的细胞、水泡和变性细胞占30%~50%。
9.2.3.4 4级 凡总体形态结构不正常的卵子,未受精的、退化的或破碎的卵子,透明带空的或将要空的卵子,以及与正常胚龄相比,发育迟2d或2d以上的胚胎均难以继续正常发育,不宜移植。
10 胚胎的装管、冷冻和解冻
10.1 装管
10.1.1 采用一步平衡法,
冷冻保存液为含10%甘油的D-PBSS液。将胚胎在基础液(PBS+10%BSA 冲卵液)中洗涤5次~10次,在10%甘油第1液中平衡5min,在10%甘油第2液中平衡10min后装管。
注:10%BSA 冲卵液:含10%胎牛血清的磷酸盐缓冲液洗
10.1.2 胚胎装管方法:
将平衡好的胚胎用0.25ml 细管装管备用。3 段法装管的顺序是:3cm 12.5%蔗糖PBS液、0.5cm气泡、1.0cm10%甘油PBS液(含胚胎)、0.5cm气泡、2cm12.5%蔗糖PBS液。用封口塞、聚乙醇粉末封口或热封法将开口端封口,按程序进行冷冻。
10.2 冷冻
将装入胚胎的细管放入0℃冷冻仪平衡10min,以1℃/min速度降温,(-7~-6)℃诱发结晶,平衡10min。随后将冷冻仪以0.5℃/min (O.3~O.8℃/min)降至-30℃,然后将冷冻后的胚胎分装标记放入液氮罐中长期保存。
10.3 解冻
从液氮罐中取出胚胎细管,在空中停留1s,放入36~38℃水浴中停留10s解冻后,用生理盐水清洗,剪去棉塞端,与带有空气的1ml注射器连接上。再剪去细管的另一端封口,将胚胎推到干燥洁净器皿内。采用分步法脱除甘油,分别间隔5min,依次通过1摩尔、0.75摩尔、0.50摩尔、0.25摩尔的甘油磷酸盐缓冲液,最后通过含10%胎牛血清的磷酸盐缓冲液洗2次~3次,去除甘油,移至不含甘油的PBS保存液中镜检待用。
10.4 胚胎细管标记
胚胎细管应标记和登记。存档资料包括胚胎系谱、代码、保存方法、应用单位。胚胎标记包括序列号、父本、母本、胚胎发育期和级别及数量、胚胎生产单位和胚胎生产日期。
11 胚胎移植
分为鲜胚移植和冻胚移植。
11.1 受体牛黄体检查
要求受体牛发情时直肠检查的卵泡直径在10mm~20mm左右,发情后36h出现排卵。黄体发育达到一级和二级发育水平的才能进行胚胎移植。黄体发育程度判定条件如下:
11.1.1 一级黄体
黄体形态和发情天数一致,黄体呈乳头状突出于卵巢表面。黄体直径2.0cm左右,约拇指大小,呈软肉状,排卵点火山口状突起明显。
11.1.2 二级黄体
黄体形态和发情天数基本一致。黄体直径1.5cm 左右,约中指肚大小,呈硬肉状,排卵点突起较明显。
11.1.3 三级黄体
黄体直径1.0cm 左右,手摸约小拇指大小,硬而突起不明显。黄体发育不良的母牛应及时淘汰。
11.2 受体牛的准备
保定受体牛,清除便污,肌注2%静松灵1ml或用2%的普鲁卡因3ml在l~2尾椎间硬膜外麻醉。清洗外阴,用高锰酸钾水冲洗消毒,用灭菌纸擦干,最后经酒精棉球消毒。
11.3 器械准备
先将移植枪、枪头及金属保护外套分别用纸包扎好,高压消毒。塑料卡苏式移植枪需经气体灭菌。移植时先用70%酒精棉球消毒装有胚胎的塑料吸管,然后剪掉封口一端,装入移植枪内,套上保护外套。
11.4 移植前胚胎装管
用0.25ml吸管分三段吸入PBS保存液,中间由两个气泡隔开,中段含有胚胎。也可用小汽泡分成多段装管,胚胎在中段。一步吸管法解冻脱甘油后,用酒精棉球多次消毒吸管,剪去封口即可用于移植。
11.5 移植
操作员一只手伸进直肠,另一只手持移植器插入阴道,移植器到达子宫颈口时,用力将移植枪捅破外套填片,插入子宫颈。在直肠内诱导使枪头轻轻稳妥地插入黄体一侧子宫角至大弯处,持移植器的手推出胚胎,缓慢旋转地抽出移植枪。
12 妊娠诊断
采用外部观察法和直肠检查法,执行DB1505/T 074。